伴随6月的结束,2025年土拍市场的半年征程正式收官。
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,2025年上半年土地市场延续缩量提质趋势,土地成交规模同比下降8%再创新低,但各能级平均楼板价均有所上涨,溢价率也大幅回升。
值得注意的是,重点城市屡屡拍出优质的高溢价、高总价地块,得益于稳市场政策扶持,高流速、低风险板块拍出地价新纪录屡见不鲜,企业投资也在延续回暖。整体来看,土地市场各项成交指标均在持续释放积极信号。
沪、杭、京土拍成交金额均超千亿元
尽管当前土地市场尚未全面回暖,但上半年仍有部分城市表现突出。
其中,上海土拍市场表现最为出色。克而瑞数据显示,上海上半年土地成交总金额达1273亿元,位居全国榜首,平均溢价率达19%。
杭州紧随其后,据相关统计,上半年杭州土地成交金额累计达到1228.15亿元,位居全国第二,平均溢价率高达33%;北京凭借1101亿元的土地出让金位列第三,平均溢价率为7%。
成都土地市场同样表现不俗,上半年揽金440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幅超过一倍,平均溢价率约21%。
还有部分重点城市尽管土拍表现不如上述城市亮眼,但也优于去年同期表现。
如广州上半年供应涉宅用地23宗,成交19宗,成交金额195.38亿元,平均溢价率2.6%。虽然没有像北京、上海那样上演出土地市场的火爆行情,但成交金额也是去年同期金额64.78亿元的三倍以上。
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,深圳上半年宅地出让数量相对较少,共计3宗宅地成功出让,成交金额为62.71亿元。不过,相较于2024年上半年深圳仅1宗宅地出让的冷清局面,2025年同期出让数量明显回升。
再如天津,上半年共成交经营性涉宅用地38宗,较去年同期增加15宗,数量同比上涨65%;成交总金额高达225.9亿元,同比大幅上涨139%。
新地王频出
上半年土拍市场中,地王频现成为一大亮点。
3月18日,北京海淀区树村地块在北京上半年土拍中成为“地王”,其楼面价突破10.23万元/平方米,一举刷新北京土拍价格天花板。该地块引发众多房企激烈争抢,经过百轮竞价后,最终由国央企联合体以91.5亿元竞得,溢价率达27.93%。
6月19-20日,在上海第五批次土拍中,杨浦滨江地块经过95轮竞价,由保利发展以35亿元竞得,成交楼面价9.55万元/平方米,溢价率达30.79%,刷新杨浦内环楼面价纪录。
杭州表现与京沪不相上下。3月28日,杭州蒋村地块挂牌出让,经102轮激烈竞价后,由建发以34.34亿元竞得,成交楼面价达8.8万元/平方米,溢价率高达 115.39%。这一结果不仅刷新杭州土地市场多项纪录,更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注。杭州楼面价首次突破8.8万元/平方米,这一数值超越深圳,使杭州跻身全国楼面价前三,仅次于上海和北京。
而就在杭州蒋村地块出让前的三天,其奥体水电新村地块经72轮竞价,由滨江以52亿元竞得,楼面价7.74万元/平方米,溢价率69.86%。仅用了三天的时间,杭州的单价“地王”纪录便从7.7万元/平方米涨到8.8万元/平方米。
3月27日,成都锦江区金融城三期48.74亩纯住宅用地,历经213轮争夺,被建发以楼面价4.12万元/平方米、溢价率106%竞得,不仅创成都楼面价新高,更是成都楼面价首次突破4万元/平方米。
6月30日,武汉江岸区新兴街地块以2.792万元/平方米的楼面地价,成为武汉上半年单宗住宅项目楼面地价最高地块。与此同时,该地块也创造了武汉住宅楼板价历史纪录第二名,仅次于2020年华润拿下的二七滨江地块,彼时其楼面价为3.06万元/平方米。
全面复苏有待销售端持续回暖
虽然部分城市上半年土拍成绩亮眼,但土地市场并非全面复苏。
总体来看,上半年土拍市场呈现结构性回暖特征,同时区域热度分化态势显著。房企在一线城市投资布局积极;二线城市中,杭州、成都等核心城市土拍热度居高不下,成为房企重点投资区域,而其他城市土拍市场则相对平淡。
不少房企人士表示,2025年对于绝大部分开发商而言,宁可在核心城市高溢价拿地,也不会图一时便宜而加仓不确定性的城市,“安全性”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。
克而瑞分析指出,土地市场复苏的关键变量仍在于销售端的持续回暖。若政策支持如收储专项债券、限购优化等,能够有效提振购房需求,并带动房企销售回款明显得到改善,部分资金充裕的房企或逐步恢复投资意愿。目前行业仍处于调整期,房企投资规模预计将保持低位运行,去库存和债务优化仍是当前阶段的首要任务。(苏晓)
[编辑:刘雯]楼盘推荐: